*以下是轉貼的文章*
錢到底花到哪裡了?
每個月月初都立志要存錢,到了月底,才發現戶頭裡已經所剩無幾,然後硬撐著直到發薪水的日子來臨。
每次聽到別人已經小有財富,也想開始投資理財,卻不知道該從何下手,只好一直拖著。
轉眼已工作了一、兩年,卻一點積蓄也沒有。
也許你是豁達的月光族,想想自己每個月工作那麼辛苦,工作勞累時就去吃吃大餐、買買名牌,反正賺多少、花多少。但你打算這樣左手進右手出多久?
為什麼非存錢不可?
你希望幾歲退休?你希望幾歲可以不用再撫養小孩?
假設你今年25歲,希望在50歲的時候順利退休,過自己想過的生活,同時,孩子也都念完大學,不需要你再賺錢養他們了。
為了達成這個夢想,在你25~50歲、共25年的工作生涯中,薪水除了要支付當下的開銷,還要存下一筆足夠30年不工作的養老金。
你知道嗎?如果你希望退休後可以維持每月開銷3萬元的生活水準,即使忽略通貨膨脹的速度,至少也要存下一千萬的退休金(3萬×12×30=1,080萬)。
若希望小孩也在你50歲時大學畢業獨立,那麼至少在28歲時,就該生最後一胎(50歲-22年=28歲),而25歲的你,是不是已經準備好結婚生子的錢了呢?
薪水是用來養活現在的自己和未來的自己,如果對人生、對財富只有夢、沒有規劃,是非常危險的事。
研究消費行為的政大企管系副教授別蓮蒂就表示,經過調查,大部分的人希望能在45歲退休,環遊世界、或做自己想做的事。
「用工作的20年養退休的35年,光養自己就是很困難的事情,」別蓮蒂說。
但別蓮蒂認為,月光族如果要工作到老死的那一天,當然可以選擇每個月都不存錢,可是不存錢,又要45歲退休,就沒道理了。
難以想像未來的生活,要如何未雨綢繆?群益投信執行副總陳忠慶建議,可以利用免費的諮詢服務,找專業的人分析人生每個階段的生活重心、生活需求、和金錢的關連,體會到未來的生活壓力,才會有儘早理財的警覺。
擺脫敗家基因
許多月光族都知道要存錢,可是要降低高享受的生活等級,真的是知易行難的一件大工程。
別蓮蒂表示,消費是習慣、價值觀的問題,所以徹底的改變還是得從小教育開始,成年以後,要靠自己的力量改變滿難的,只能靠外力來控制消費慾。
如果你是中毒已深的月光族,一般的省錢祕訣已經救不了你,一定要試試以下的6種急救法:
1強迫扣款
如果沒有儲蓄的習慣,就只能靠強迫儲蓄。
別蓮蒂說,現在三、四十歲的一代年輕時就能存錢,都是拜媽媽幫忙跟會所賜。他們每個月交個五千、一萬的會錢,就只能用剩下的一、兩萬元消費。
而現代月光族雖然不必選擇風險高的跟會,但可以學習這種強迫儲蓄的模式。
富邦銀行貴賓理財中心主任曾芳芳也建議,月光族最好選擇從戶頭中強迫扣款,如零存整付的定期存款或定期定額基金。
「萬事起頭難,我們需要靠外力來幫助自己累積第一部分的成就感,」別蓮蒂說,等到有了第一個10萬、20萬,成就感就會推動月光族再投資,久而久之,就不再需要外力克服花錢的慾望了。
2分「需要」與「想要」記帳
大家都知道,要省錢,記帳最清楚,卻不清楚哪些花費是自己真正「需要」,哪些只是「想要」。
陳忠慶建議,容易衝動消費的月光族在掏錢前,一定要先想想所要買的東西是「需
要」還是「想要」,然後儘量壓縮「想要」的支出,只買「需要」。
陳忠慶舉例,買襯衫是「需要」,買六千塊的襯衫已經超出需要了,那是「想要」;
中午吃一餐一百塊以內是「需要」,八百塊的牛排是「想要」。
另外,買了不用的東西也通通是「想要」,如果發現一件衣服很久都沒穿過,那就是想要而不是需要,以後就不要再買。
除了以「想要」和「需要」區隔記帳,陳忠慶認為完整的記帳最好要記一年。
因為一年是最完整的週期,爸媽的生日、過年,該送的、該花的錢都經過了,未來就可依過去一年的帳目控制預算,花費較多和較少的月份還可以互相補調。
3避免群體消費
「群體消費跟個人消費是絕對不一樣的,」別蓮蒂提醒月光族,儘量避免跟朋友一起逛街。
她說,一個人要買一件白襯衫,回來可能只是一件白襯衫,跟朋友出去,可能又多買一條花裙子,還可能去吃飯、喝咖啡、唱KTV、看電影,「這是朋友之間的行為模式,很難改變,所以要shopping,自己去就好。」
4少用信用卡
如果經常為衝動性購買所苦,別蓮蒂建議月光族,少用信用卡,而且只帶預算內的現金出門,再怎麼衝動,也較不容易超出過多預算。
花旗銀行行銷企劃處協理陳立琳表示,很多人會為了贈品辦了三、四張卡,但分散刷卡,較難控制花費,很容易超出預算。
陳立琳建議月光族集中使用一到兩張信用卡,除了方便帳目管理,也可在發卡銀行累積個人信用,未來在該銀行貸款,可能有特別優惠的折扣。
5找到發洩的替代品
工作壓力一大,就喜歡逛街血拼,花錢買放鬆的感覺,也是月光族失血過多的主因。
別蓮蒂提醒,很多上班族案子結束時,一定要發洩一下,但應該嘗試找出花費不多的替代品。
她覺得犒賞自己一部好電影,或是一本好書,都能達到消費行為的發洩效果,「只是需要時間和決心,慢慢改變自己的習慣,」她說。
6投資型的享受
同樣是花錢,與其花在消耗型的享受不如花在投資型的享受。
怡富投顧總經理蕭碧華分析,像汽車和家電都是短期的享受,對長遠的生活沒有太大的幫助,價值也會隨時間折損。
上英文課就屬於投資型的享受,價值不但不會折損,還能幫助自己換更好的工作、收入更高。
「在設定消費目標的時侯,就要檢視是否有投資性質,」蕭碧華補充。
下次刷卡前,先想想能不能養活自己下半輩子,再搭配以上6種急救法,絕對能幫你澆熄消費的衝動,輕鬆脫離月光族。
- Jun 27 Fri 2008 14:08
理財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